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

評 -- Is Time Still On Our Side? 黃彰輝容顏 紀錄片 -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- 洪慕曦 -- 

         一般紀錄片理論,會要求紀錄片導演(或是根本不能有導演)與拍攝者盡量達到完全的理性,不能影響被拍攝者,交流也要降到最低,也不能過份操控影片中的音樂、剪接等成份。然而過度的平淡與理性卻會讓人感到乏味,因此要在「紀錄」與「感情」中達到平衡,是紀錄片最為困難的部份。
「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」(英文片名:Born Into Brothels2005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等),這部片雖然適用紀錄片的拍攝、運鏡,但是在剪輯跟配樂的使用上幾乎是一般劇情片的模式,導演與攝影師不只跟演員交流,到最後更嘗試改變被拍攝者的生活與生命,因此在「紀錄片」的定義上受到一些爭議。
「黃彰輝牧師」 這部紀錄片算是在紀錄與情感的平衡中,維持了一個完美協調的例子。影片的前半部,先以黃彰輝牧師的父親黃俟命牧師出生的大時代背景--「中日甲午」為起頭,為黃彰輝牧師與同時代台灣人的處境,下了一個準確的歷史定位,也鋪陳了接下來影響黃彰輝牧師深刻的兩個成長事件(An unforgettable fight、不甘願事件 (日本回台船上母語事件)及他人生中極重要的「台灣人民自決運動」和「出頭天神學」。影片不只沉穩的紀錄了黃彰輝牧師從出生、幼年、青少年到他成年的歷程,也讓我們看到他的懷憶及人格的形成,而這正是在「紀錄」這個模式下最為重要的支架。
     有人說電影就是一個故事,而導演是說故事的人。「黃彰輝牧師」這部片的前半部使用較為輕鬆的基調,在紀錄歷史的同時也穿插了同年代的趣聞(1895 年電影紀錄片的誕生),而且少見的使用了兩段色調溫暖動畫,來作為黃彰輝牧師年少記憶的刻劃,這是很貼切又充滿情感的敘事方式。隨著他的成長與影像的推進,運鏡與剪輯則趨於寫實與理性,而在晚年與面對死亡的部份,則使用內斂的紀錄陳述,既使從不知道黃彰輝牧師的觀影人也能有所感動。
     然而這部片在「紀錄」方面之所以真實,因為它並沒有單面向的塑造黃彰輝牧師的成就與偉大,雖然鉅細靡遺的紀錄了他先知先覺的「台灣人民自決運動」的起發、台南神學院復校、東海大學的籌設、長老教會南北合一總會成立、TKC(台灣教會青年團契)的成立、長老教會加入WCC、宣教百週年倍加運動、長老教會宣教百週年慶典等等貢獻,卻也同時忠實呈現他有軟弱、 猶豫與不足的另一面,是一部非常具有人性的刻劃紀錄片。
     這部紀錄片雖然紀錄的是一個活躍於五六十年前,台灣出身的國際神學教育家(現在有許多長老教會牧長、信徒、連台南神學院的師生,蠻多根本不知道有這號院長人物),卻有著承先啟後的涵意與族群共同的象徵寓意:台灣從1895 年因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,竟成為跟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後、清朝棄民之「三等國民」,一百多年來直到現在,所必須面對的國家認同、掙扎與危機,傷痕斑駁的過去、徬徨不一的現況與面對前途的無奈、徬徨、抉擇與堅忍,在在濃縮於黃彰輝牧師的故事裡,這不只是一個台灣牧師的生命紀錄,也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與長久的課題與抉擇。
      這部片子長度時間將近一小時,製作人林蓉蓉女士盡量忠實呈現主角黃彰輝的全貌 (這是人物紀錄片之必要性,也是負責任與客觀的態度),期待此片正式公開發行時,在人、物、事件發生地點標示文字、稍加說明 (:黃武東牧師、英國Selly Oak Colleges、在倫敦的聯合歸正教會事務所等)、或再補添些許影像( 台灣人民自決運動另外幾位發起人、自決運動在歐洲德國醞發、啟動之人、地、事之影像,黃彰輝參與籌組FAPA、黃彰輝任職WCC 與第三世界神學教育事工相關之影像紀錄等),將會帶給觀影人視訊上更即時的傳達與果效。




洪慕曦 / 英國 Bournemouth University 電影研究所畢業  影評人   劇本創作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網路作家   報社中英文編輯

沒有留言: